看經濟總量,海安在周邊不算最大;看物流需求,海安也不是最強烈。為何海安鐘情物流業?
翻看地圖,2條高速、2條國道、2條運河、3條鐵路在海安交匯,周邊1小時車程內分布著3個深水大港、2小時車程內坐擁8個機場,是我省長江以北唯一公鐵水疊加的交通樞紐。海安火車站是我省2個二級編組站之一,寧啟、新長鐵路改造和滬通鐵路建成后,日停靠列車將達220列,周邊港口的貨物編組后沿隴海、滬漢蓉等鐵路大動脈可直達中西部地區及中亞、東盟。
“手握"交通樞紐"這張牌,豈能放過發展物流業的機遇?況且,海安資源和市場"兩頭在外",生產分工更趨專業化、精細化,整個產業鏈都孕育著物流商機。”
物流是瓶,產業是酒,好酒須用好瓶裝。按照“樞紐海安、物流天下”的戰略規劃,海安正在建設50平方公里的商貿物流中心,搭建5大物流平臺。東部全球家具采購平臺啟動僅半年,就已吸引300余家家具制造企業落戶。“依托平臺的物流服務,原材料采購成本將降低兩成,集聚的企業多了,出門就是配套商,太方便了。”江蘇斯可馨家具公司總經理胡衛東表示。
【專家點評】 南財大物流學院院長喬均:一個綜合物流平臺就是一個產業集聚區。小企業生產零配件,大企業從事產品集成,構建終端渠道,強化品牌創建和市場營銷。海安的布局很超前,5大平臺將成長為5個新的增長極。
挖掘產業潛力,以流通助推發展
在匯溢食品冷鏈物流中心,既有東北的大豆、新疆的哈密瓜、壽光的蔬菜,還有海安的肉禽蛋、河豚、紫菜,品種非常豐富。“海安是農業大縣,何不借助本土農副產品的物流通道集散全國農副產品,做強物流產業?”董事長王世榮介紹,今年公司物流總量將達15萬噸,明年二期工程投運后將達50萬噸,建立的“公司合作社農戶”模式已成為農民增收重要渠道。
海安同樣是工業大縣,紡織業擁有100萬紗錠,化纖錦綸絲產量占全國的1/8。為此,該縣一方面鼓勵制造業主輔分離,降低運營成本,另一方面建設生產性服務業項目,推動制造業轉型。僅今年一季度,全縣就有56家裝備制造、絲綢紡織、建筑企業成立專業物流公司。而在消費領域,蘇中醫藥物流公司投資近千萬元在海安建基地,從全國600多家藥廠采購1萬多種藥品直接配送至藥店、醫院,僅海安鎮居民到衛生站購藥的費用就平均降低20%。
細看每個物流項目,都能找到產業基礎和市場需求。如今,海安分類建設了生活消費品、大宗物資、工業生產資料、家具、文化藝術品5大綜合物流平臺, 下轉A3版
上接A1版 全球四大快遞公司之一的TNT和國家5A級物流企業德邦物流已落戶,已建和在建億元物流項目30多個,計劃總投資328億元,物流網絡覆蓋到除港澳臺、西藏之外的全國所有省市區的地級市。
【專家點評】蘇州高新物流:物流業的業態定位與制造業的關聯跨度不宜過大,盡可能通過產業集聚,提高物流業的專業化、規模化水平。海安物流業定位很明確,與制造業、農業、商貿流通等相關產業深度融合,有望誕生新的物流“巨無霸”。
堅持高端引領,突破微利瓶頸
南通雙弘紡織是國內棉紡行業50強企業,每年從中亞、新疆等地采購近萬噸棉花。“過去運回來頗費周折,現在交給正元公司打理,省心方便,每年還省下300萬元。”董事長楊廣澤介紹,棉花進入正元公司的倉庫,還可以抵押給銀行貸款。
正元公司2007年投資10多億元建設蘇中大宗物資物流中心,擁有專用碼頭、鐵路和倉儲基地,能實現公鐵水無縫對接。“目前這里是國家指定的棉花期貨交割倉庫,周邊縣市紡織企業的棉花都在此中轉集散。”中心董事長周慶元介紹,與貿易、金融融合,參與客戶的供應鏈管理,微利的傳統物流業正在向附加值高的現代物流業轉型。
而在連申運河邊,總投資40億元的天賦力現代綜合物流園正加快建設。項目以先進的信息平臺為依托,借助物聯網技術,形成物流信息、金融中心和集裝箱物流、國內外采購配送中心等板塊,力爭服務半徑達到1500公里。總經理蔡金科介紹,信息化的物流服務能為經濟運行繪制“晴雨表”,及時傳遞市場動態信息,更好地幫助廠家與市場及采購商對接。
2011年,海安商貿物流業增長40%,貢獻了57%的服務業收入。該縣還將發展保稅物流,引進大批專業人才,構建公路港、鐵路港、航運港、金融港、信息港“五港一體”的現代綜合物流體系,力爭“十二五”末服務業占比達到44%以上,商貿物流業總收入達到1000億元。
【專家點評】省經信委:從總體規模和單一物流形態等來看,目前海安并不是最大的、也不是最先進的,但其加快發展現代物流業的決心和意識、魄力和眼光、理念和布局卻是領先的,值得稱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