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望漸行漸遠的2010年,“全國綠化模范城市”、“全國農村生態環境保護典型示范城市”、“中國十大最具幸福感城市”、“中國(大陸)國際形象最佳城市”、“全國暢通工程模范管理城市”等“國”字號獎杯印證著長沙不斷增強的實力和不斷勃發的活力。
報告解讀
經濟總量 位于全國省會城市第七
【報告摘要】全市2010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4500億元(初步預計數,下同),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突破3200億元,地方財政收入達506.3億元,分別增長15.5%、32%、27.2%。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農民人均純收入分別達到21900元和11367元,增長11.5%和20.5%。經濟總量在全國省會城市排名第七位,所轄四縣(市)在全國縣域經濟基本競爭力百強中排名大幅前移。
【經典回放】2010年8月15日,全國縣域經濟科學發展理論研討會公布了第十屆全國縣域經濟基本競爭力與科學發展評價報告,長沙“四小龍”——長沙縣、望城縣、瀏陽市和寧鄉縣均有較大幅度跨越進位,長沙縣名列第25位,比2009年的第34位升了9位,在中部地區排名第一,在中西部地區中排名第二位。瀏陽市排名第65位,比上一年前進了9位;寧鄉縣從2009年的第84位上升到了第73位,躍升了11位;望城縣由第99位排名躍升至第92位。
【百姓心聲】“在家門口就能賺錢,不必再跑到南方去打工了。一個月我們夫妻倆也能拿到5000多元的工資,還照顧了家里的老人和孩子。”說起自己洗腳上岸到瀏陽生物醫藥園已當了一年產業工人的劉銘一臉幸福。一年能有6萬元的收入,這是他以前做夢也沒有想到的。“以前只知道種幾畝地,喂幾頭豬,打點零工,收入少得可憐,連應付家庭開支都有點緊張。”
“聽說我們生物醫藥園將與制造園連成一片,廠多,人多,財氣就旺啊!”劉銘向記者透露,他已發現新的發財門路,在新的一年里,他準備把自己家的幾畝地全部種上無公害蔬菜,去長瀏高等級公路邊開家土菜館。
交通設施 地鐵一二號線全面推進
【報告摘要】2010年,全市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掀起高潮。續建和新建一批支撐長遠發展的重大交通基礎設施項目。地鐵2號線、營盤路隧道、黃花機場改擴建、京珠復線、長瀏高速等重大項目全面建設,湘府路大橋、福元路大橋、南湖路隧道、滬昆高鐵、長株潭城際鐵路加快推進,地鐵1號線、大河西交通樞紐工程開工建設,先導區“六縱八橫”路網基本形成。
【經典回放】2010年11月23日,總投資超過16億元、長沙首個綜合交通樞紐——大河西綜合交通樞紐工程在西二環與楓林二路交會處隆重奠基,其購票易、換乘快、功能全、引領城市發展等顯著特點將徹底顛覆現有汽車西站的概念。到2015年,集地鐵、長途汽車、公交車、出租車等交通方式于一身,乘客在5分鐘時間和60米的距離內找到自己心儀交通工具輕松出行的美好藍圖將變成現實。
【百姓心聲】“現在從河東到河西上班,我每天都必須6時30分從家中出發,才能準時到學校。而回家路上時間更長,要轉兩趟公交車,才能到家。”家住長沙火車站附近、在河西某小學教書的張老師望著每天進展順利的地鐵2號線心里充滿期待。“要是地鐵2號線修好后,我上班可能就在半個小時內實現從學校到家門了。”
“雖然現在修地鐵對目前城區交通有點影響,但一時不便是為將來的方便,我是希望地鐵盡快建好。”張老師說,他對其他交通基礎設施建設也非常關注,無論是城區的過江隧道,還是城外的機場擴建,他認為這畢竟與自己的出行緊密相關。
工業發展 全部工業總產值突破5000億元
【報告摘要】2010年,全市全部工業總產值突破5000億元(初步預計數,下同)、增加值突破2000億元。工程機械產業完成產值1200億元,成為全市第一個千億產業集群。新增住友輪胎、美國空氣化工等世界500強企業5家,寧鄉經開區晉升為國家級開發區。
【經典回放】2010年11月26日,長沙工程機械產業集群總量越過千億元大關。當日,來自卡特彼勒、利勃海爾、徐工等全球工程機械知名企業及國內工程機械龍頭企業的高管齊聚星城表示祝賀。國家工信部、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等有關領導和專家及省有關方面負責人,見證了工程機械湘軍取得的這一歷史性突破。
【百姓心聲】作為金霞經濟開發區一名建設者,見證園區一年的巨變,張武感慨良多:“去年,開發區被評為‘中國物流示范基地’,全市物流產業又添了金字招牌。”站在從園區東邊京廣鐵路上看飛馳而過的列車,張武告訴記者,在物流平臺日臻完善的同時,園區內“五縱七橫”的路網骨架在去年全部拉通,內外聯動,江鐵聯運的格局將為長沙物流產業、新型工業提供更為廣闊的發展空間與平臺,湖南外向型經濟的橋頭堡已壯大成型。
生態環境 城區54個排污口實現截污
【報告摘要】2010年,城區54個排污口實現截污,城市污水處理率提高到90%,曾經污染嚴重的圭塘河流域水質明顯改善;完成天馬山、鳳凰山和桃子湖“兩山一湖”一期整治工程;揚塵污染得到有效治理,城市空氣質量優良率92.6%,成功創建全國綠化模范城市。新建鄉鎮污水處理廠12個,1000個村建立農村垃圾收集處理系統,農村環境衛生明顯改善,成為全國農村生態環境保護典型示范城市。
【經典回放】2010年7月,長沙獲評全國綠化模范城市,這是繼取得國家森林城市、國家園林城市稱號后,長沙在綠化建設、改善生態方面獲得的又一大榮譽。據了解,近5年來,長沙已投入120億元用于綠化美化城鄉。
【百姓心聲】“城市生態環境如何,我最關心的是身邊的變化。就拿我所住的小區看,一是樹變多了,二是鳥增多了。這說明長沙的生態環境質量在提高。”住在河西某小區的退休工人王慶祝每天都要到附近的一個社區散步、下棋,鍛煉身體。“以前要找個環境優雅的晨練場所,要走好遠,現在數百米就能找到一個自己喜歡的場所。鳥兒在樹林中清脆地鳴叫,呼吸著社區公園清新的空氣,整天暢快的心情就從這里開始。”
民生保障 城鄉居民低保標準再提高
【報告摘要】2010年,株樹橋引水工程建成通水,生態動物園建成開園。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月均再提高50元和30元。實現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全覆蓋,全市60周歲以上城市無業居民和農民每月享受60元基本養老金。積極爭取上級支持,撤銷瀏永、瀏大、寧橫、長湘4條二級公路7個收費站點,全面結束長沙普通公路收費通行的歷史。
【經典回放】2010年12月26日晚,在長沙舉行的頒獎典禮上,長沙第三次獲得“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的殊榮,并且排名從上屆第6位躍居第3位。長沙成為唯一獲得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金獎和民生滿意大獎兩項榮譽的城市。更特別的是,長沙因連續三年獲得“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而永久保留該榮譽。
【百姓心聲】“要說去年一年中,我印象最深的一天,莫過于去年的12月22日,因為長沙地區四路上的七個收費站從那天開始全部撤銷。”瀏陽市澄潭江鎮槐樹社區大貨車司機陶佑立與記者算了一筆賬:“我們那里主要產煤,我每天運一車煤到平江,然后拖一車貨回來。收費站撤銷后,一個月運輸成本降低1500元左右,一年就是18000元,相當于自己跑幾十趟的純利潤。”陶佑立告訴記者,他們鎮上的貨車就有近百臺,一年下來運輸成本就降低了數百萬元。
城市知名度 獲評中國(大陸)國際形象最佳城市
【報告摘要】2010年,黃花機場國際航線增加到18條,進出港總人數突破1400萬人次。與加拿大維多利亞、菲律賓維甘等城市建立友好聯系。新增多家銀行機構落戶長沙。被評為中國(大陸)國際形象最佳城市和2010聯合國旅游業發展示范城市。在全國公共文明指數測評中居省會和副省級城市第5位。
【經典回放】2010年11月4日中午12時許,臺灣華航集團華信航空公司一架波音747-400型寬體客機從臺北起飛,順利降落長沙黃花國際機場,“空中巨無霸”的到來標志著長沙黃花國際機場正式進入“大飛機” 時代,成為名副其實的4E級國際機場。據悉,待長度為3800米的跑道建成后,黃花機場可起降包括空客A380在內的所有大型飛機。
【百姓心聲】“長沙最近幾年變化確實大,基礎設施、市容市貌不說,就說說坐公交車吧。我是一個上了年紀的人,每次在公交車上,如果車上沒有座位了,就會有年輕的小伙和姑娘給我讓座。我已多次享受了這樣的‘禮遇’,這說明了什么?說明了人們的素質提高,城市文明程度在提升。”今年72歲的彭鑫老人激動地告訴記者。
去年實施重點項目485個
長沙“十一五”各項目標圓滿完成
本報訊(記者 蘇毅)經過全市上下的共同拼搏,2010年完美收官,全面完成了市十三屆人大三次會議確定的目標任務,這也標志著“十一五”確定的各項目標任務圓滿完成。記者從昨日開幕的市十三屆人大四次會議上獲悉,2010年,全市在重大項目建設、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宜居城市建設、統籌城鄉發展等8個方面著力推進,向全市人民交上一份漂亮的答卷。
重大項目建設:實施重點項目485個,加快基礎設施、民生工程和產業建設“三十”重大工程項目建設。“兩館一廳”項目主體工程完工,湘江大道南延線、瀟湘大道北段建成通車。
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全年實現高新技術產業總產值2000億元,增長30%;非公有制經濟占地區生產總值的60%;園區規模工業增加值占全市規模工業的53.6%。
宜居城市建設:完成棚戶區和工礦棚戶區改造115萬平方米,建設社區公園21個、特色景觀街5條,完成困難企業社區環境綜合整治18個,新增公園綠地174公頃,城市綠化覆蓋率達38.5%。
統籌城鄉:新建、改造農村公路1800公里;解決45萬人飲水安全問題;完成農村電網改造投資3.5億元;完成500頭以上規模養殖場污染治理440家;完成農村無害化戶廁改造4.2萬座。
“兩型社會”建設:濱江新城、梅溪湖等四大片區開發力度加大,西湖文化園、洋湖濕地公園等重大項目開工建設;依法關閉污染企業135家。城市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100%。
關注民生:投入61.8億元,全面完成省、市實事工程,新增城鎮就業12.3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為2.9%。新建公租房1800多套。建設居家養老服務中心(站)350個,改造農村危房2000戶、國有林場危舊房170戶。
社會事業發展:職教基地建成投入使用,中小學校舍安全工程進展順利,城鄉免費義務教育全面實施。廣播電視“村村通”工程全面完成,綠色上網場所基本實現社區全覆蓋。文化產業快速發展,實現增加值450億元,增長20%。
政府建設:繼續開展“兩幫兩促”活動,解決各類困難問題1215個。優化行政審批流程,取消或暫停實施年檢事項53項,取消非行政許可200余項。